反渗透设备中膜污染的化学清洗无论预处理有多么完善,在长期运行过程中,在膜上总是会日益积累水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,从而使装置性能(脱盐率和产水量)下降和组件进、出口压力升高,因此需定期进行化学清洗。
什么时候需要清洗,清洗条件是什么?
①装置的产水量比初期投运时或上一次清洗后降低5—10%时;
②装置的脱盐率比初期投运时或上一次清洗后降低2.5—5%;
③装置各段的压力差值为初期投运时或上一次清洗后的1—2倍时;
④装置需要长期停用保护溶液保护前。出现上述四种情况之一时,必须进行化学清洗。
条件有了,清洗剂又该如何选择呢?
膜上积累的污染物通常有胶体、混合胶体、金属氧化物、微溶盐(如CACO3、CASO4等)和细菌残骸等,也有可能几种污染物混杂在一起。因此没有一种******的清洗剂,只有根据情况具体对待。
污染物类型 | 装置性能变化 | ||
盐透过率SP | 压差△P | 产水量PR | |
金属氧化物 (Fe和Mn等) | 迅速增加(1) ≥2X | 迅速增加(1) ≥2X | 迅速降低(1) 20—25% |
钙沉淀物 | 明显增加 10—25% | 中等程度增加10—25% | 略有降低 10% |
胶体 (多半是硅胶体) | 缓慢增加(2) ≥2X | 缓慢增加(2) ≥2X | 缓慢降低(2) ≥50% |
混合胶体 (铁有机物和硅酸铝) | 迅速增加(1) | 缓慢增加(2) ≥2X | 缓慢降低(2) ≥50% |
细菌残骸(3) | 明显增加 ≥2X | 明显增加 ≥2X | 明显降低 ≥50% |
注:
(1)——发生在24小时之内;
(2)——发生在2-3周以上;
(3)——无保护剂保护情况下长期停运存放;
△P——组件进出口压差值;